

其實黃春明這個名字在我很小的時候就知道了
在小蔥還是小小蔥的時代 蔥媽自以為她的蔥兒子很有文藝氣息
於是買了一套"大師名作繪本"放在家裡
全套好像是30還40本 每一本都很薄 30多頁而已 但很大本
這一套書大概就是從全世界各國選出40位很有代表性的文學家
然後各挑選他們一篇文學作品 再由頂尖的藝術家把故事以繪本的方式呈現
p.s.藝術家們也不一定都用畫的 如裡頭泰戈爾"紙牌王國"呈現方式就是用紙雕的
總之是一套非常有質感與文學藝術雙重價值的書
( 我剛剛有用google搜到書的網頁 http://tinyurl.com/2stff8
但再介紹我就變成在幫書商打廣告了......好我得拉回主題 = = )
這套書讓我在很小的時候就認識了狄更斯 莫泊桑 托爾斯泰 芥川龍之介是誰
而這套書裡頭也有選到一位台灣作家 就是黃春明 (收錄作品:兒子的大玩偶)
我對黃春明的印象 多年來就一直是這本兒子的大玩偶
然後還有他在媒體上說的那一句 "一輩子死都不走雪山隧道!!"
但其實我一直對他這號人物充滿好奇的
於是一聽到星期三的專題講座是請他來 (我愛台藝大傳院!!!)
顧不得睡眠不足硬是起個大早到701教室報到
黃春明本人約在九點半時到教室
一頭豪邁的短卷髮 飄逸的衣著 很有個性的眼鏡及宏亮又不失嚴謹的講話方式
我內心突然一陣顫抖 台灣最具代表性的鄉土文學作家就站在我眼前
聽到他一開口 才知道為什麼專題講座會請他來
因為黃春明除了作家之外 另一個身份是很資深的廣播人與記者(還有老師及導演 厲害 @@)
他當年在中廣宜蘭電台主持節目的時候 因為不屑其他人照本宣科的播報方式
轉而改用鄉土化 口語化 雅俗共賞的方式來主持他的節目 強調"這是宜蘭人的電台!"
讓他的節目在宜蘭地區相當受到歡迎 他今天在課堂上講了很多他錄製節目的方式
因為我有待過政大之聲電台 也主持過節目 更當過實習報的記者
所以他在講他到各地採訪及錄製聲音的過程時
其實我聽起來很有感覺 也佩服黃老師(黃記者)一步一腳印的製作精神
(不過他有一點跟我是一樣的 就是他聽到有人在收聽或討論他的節目時 他會覺得很滿足
哈哈這是所有創作者的共通點吧)
他有提到 他後來所有寫作的題材來源 全部都是在宜蘭當廣播主持人到處採訪時得到的
他寫的故事 不是場景在宜蘭 就是宜蘭人到別處打拼的故事
感覺的出他對這個地方的感情有多深厚
我聽到這裡時其實就快要崩潰了
因為我有一陣子很不喜歡台北市 大概是大三大四那幾年
甚至大四去面試南藝大時我還跟教授講我喜歡台南 不喜歡台北
是到後來當兵的時候 晚上在台東的海邊吹海風 漁港內一片黑暗寂靜 天上滿滿的都是星星
我突然想到台北市的晚上一定燈火通明 然後烏雲一大堆什麼星星都看不到
雖然車子永遠很多 空氣永遠很糟 噪音永遠很吵 冬天永遠很冷
但這種景象看了22年其實有說不出的親切感 畢竟我的老家還是在台北市的
過了那段台東的軍旅歲月後我才發現 我的創作理念也是來自這塊土地
才會有後來暑假的勇闖台灣三百鄉之行 (離題了......)
黃春明一直不斷的強調倫理 無論是在各種媒體 各種作品 或是自然生態
我可以想像他大力反對雪山隧道的原因 因為硬是把雪山挖出一條山洞
根本是破壞了大自然賦與台灣的自然常倫
(要是哪天有笨蛋政客想開一條蘇花高速公路我一定會當場昏倒)
他說他寧可走北宜公路或濱海公路來回台北宜蘭
我突然回想到 大三那年跟前女友第一次去宜蘭旅行時 是騎機車走北宜公路
在爬過一大段彎彎曲曲的山路之後 從山上第一眼看到映入眼簾的蘭陽平原
整齊的農田 遼闊的平地 隱沒海外的龜山島 藍天白雲與大海 交織成一陣交響樂
當下看到這景色對一個21歲的年輕人真的說多感動就有多感動 這是我對宜蘭的第一印象
但是如果是走雪山隧道的話 43分鐘 咻咻咻 一下就到了
可能那種初見面的感動就再也找不到了
黃老師今天有講他已經73歲了 但氣色還是非常好
我忍不住偷偷問他最近有沒有新作品 他說有 可能是兒童劇團的表演之類的
(活到73歲仍然孜孜不倦的在創作.....佩服!!!)
離開時我們剛好搭到跟他同一班電梯下樓
後來有幾個走進電梯的女生似乎有認出他是誰 一直到他走出電梯後
才有個女生很害羞的問:"他是那個.....很有名的作家嗎?"
我點點頭回答:"他是黃春明"
一個用右手持筆寫作 用左手拿錄音機採訪 用雙眼看盡基層小人物 用雙腳踏遍全宜蘭
在大師名作繪本裡擁有與托爾斯泰馬克吐溫愛倫坡王爾德同等地位的台灣代表人物
後記:我回家後一時興起用google查黃春明的資料 (壞習慣......)
才發現他的獨生子在四年前自殺身亡
黃老師看來似乎已經走過悲痛並持續創作之路 在此為他感到高興
3 意見:
我在三商美邦人壽做業務
11月後營業處會搬到附中附近
以後上班可能可以重溫上學的感覺了
my msn: monsieurfrancisni@hotmail.com
靠!回錯篇了!
是前一篇
歲月真不留情,上次在政大看到他本人感覺還挺年輕的。不過那也是事件發生前的事。
張貼留言